快轉到主要內容
  1. 全部文章/

我為什麼開始寫部落格

·2269 字·5 分鐘
目錄

初期
#

我從 2020 年 11 月獨自來到韓國,費盡千辛萬苦終於於 2023 年 3 月考上了檀國大學新音樂系,讀了一個學期後,生活與學業漸漸穩定下來,於是產生了分享這段心路歷程 的想法。

最初打算於 Dcard 分享留學攻略,但因為篇幅較長及排版問題,最終決定在 Medium 平台上撰寫,再分享到 Dcard 上,於是就這樣寫了 5 篇關於韓國實用音樂系的文章,這一年間收到了許多私訊、甚至在 Google 上搜尋「韓國實用音樂系 」都會跳出我的文章,讓我產生了在文章內放置廣告賺取零用錢的想法,不過 Medium 並不開放放置廣告的功能,於是決定使用開源動態網站架設工具 Wordpress 自己架設網站。

Wordpress
#

2024 年 9 月,我購買了網域、租借了雲端主機、並訂閱了 Wordpress 插件服務,開始架設 Wordpress 網站,零零總總一年的開銷也將近 8000 元台幣(不需要這麼高也可以!不要現在就打消念頭!)。

就這樣我將網站「YoZ Music 鼓手柚子」架設起來並將文章全部搬移過來,卻發現 SEO(搜尋引擎最佳化) 其實也是一門相當深奧的學問,再加上我覺得我的網站載入實在太慢了,明明已升級了雲端主機,照理來說訂閱的硬體方案應付我這種規模的網站應該綽綽有餘啊,不知為何的載入速度就是非常慢、非常笨重。

且我覺得圖形化的網站外觀編輯器非常混亂,包括撰寫文章發佈的過程我也覺得很麻煩,我平常習慣用 Markdown 撰寫,但發布到 Wordpress 上又要經過繁瑣的格式轉換,也因此這一年我雖還有持續寫作,但幾乎沒有更新文章。

最重要的一點是,我覺得付費訂閱插件服務跟最初選用開源方案的理念背道而馳,但不訂閱的話外觀和功能又挺陽春的,要從零開始寫出類似外觀或功能又太困難。

當然這可能只是我不會使用 Wordpress,總之我覺得它跟我不合。

網站停擺的一年
#

我自認為是個話蠻多、且跟周遭的人相比,涉獵的領域更廣且更深的人,因此現實生活中幾乎沒有能跟我當面談論這些話題的朋友,但對於喜愛的領域又有很強的分享慾。

所以時常在 FacebookInstagram 上分享一些篇幅較長的文章,但用過的人都知道,這些平台是「社群平台」不是「部落格平台」。

我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能呈現 Markdown 所能呈現的內容,例如層級標題、粗斜體、表格、連結標記、註腳,以及很重要的一點:沒有字數限制,而社群平台終究無法達成。

在現實生活的對話中,我常常針對某個內容講到一半會突然岔開話題問對方:「那你知道xxx嗎?」,在我的立場,對方必須先知道這個xxx才能理解我之後要講的內容,而這樣的狀況在一段對話中可能不只出現一次,因此我在撰寫文章時,使用超連結的頻率也非常高。

很多話題在現實生活中我也會跟不同的人反覆提到,且這些話題中可能又會有像上述「必須先知道xxx才能繼續講下去的狀況」,更讓我覺得必須將這些內容用部落格記錄下來。

簡單來說就是建立關於自己的「維基百科」。

於是在部落格更新停擺的這一年,我依舊不斷地在紀錄腦中產生的任何想法,經營部落格的目標不再是侷限於分享留學心得與放廣告盈利,而是紀錄與分享各類想法。

Hugo
#

於是經過一年的掙扎,我在 2025 年 10 月開始研究起開源靜態網站架設工具 Hugo ,初次認識 Hugo 是透過 Wiwi.Blog ,得知了「靜態網頁 」與「動態網頁 」的差別,且 Hugo 撰寫文章的方式是透過我熟悉的 Markdown,我認為整體相當適合我。

因此我整個十月都在研究 Hugo,並先在自己的電腦中編輯網站的外觀以及安排內容分類,就像上述提到的,我除了撰寫「韓國實用音樂系留學」以及「音樂」類型的文章,還開始撰寫很多其他類型的文章,包括隨筆、日常分享、甚至是完全另外一個領域的資訊技術文章。

最初架設「YoZ Music 鼓手柚子」時其實還打算將它當作我身為「音樂人」、「鼓手」的 portfolio,因此考慮過後,不使用子網域,而是另外購買了兩個網域,總共架設三個網站將內容區分開來,雲端主機就沿用原先的1,終於在 2025 年 11 月 3 日將三個網站同時上線。

目前
#

現在的我已經不將放置廣告作為首要目標了,雖然有機會的話我還是會透過它賺取一點盈利,我知道廣告會給讀者帶來負面的體驗,但在乎的人應該都會裝擋廣告的工具吧或是訂我的 RSS 吧?我就靠資訊落差加減賺點吧!不過那是以後的事了隨緣吧。

現在的我更在乎的是紀錄自己的任何想法,在 100% 由我掌握的平台分享想說的話,只分享這些內容給主動關注我的人(透過RSS )。

話是這樣說沒錯,但我其實還是會將部分部落文的連結分享到 Instagram 限時動態,儘管我已經很認真安利 RSS 了,但不會用,或是說用不到的人終究不會用,這些人中不乏現實中交情相當要好或是從小認識的朋友,因此我就選擇折衷方案吧,用部落格紀錄、同時用社群平台交流。

你必須擁有個人網站
#

我相信現在很多人會用 Instagram 限時動態分享長文,但是排版超級醜,如果要附圖又需要絞盡腦汁讓字不跟圖重疊、能被看得清楚,篇幅一長又要連續發好幾篇,但是估計只有1/10(極保守估計)不到的人會認真看完你這系列的動態,然後 24 小時過去限時動態就消失了,往後你要重新講類似的話題又要去發文紀錄裡面翻找(幾乎找不到),就算找到了也不知道要怎麼重新發出去,截圖一張疊一張根本看不出重點在哪。

我建議你也去架設一個個人網站,把你的想法記錄下來,想透過社群平台跟朋友分享時,就截一張文章的標題,然後在旁邊打個字(例如:我去看了一場演唱會寫了一篇後記),附上連結按鈕(Instagram 限時動態內建的功能),會看的人就會看,不會看的人就不關你的事了。

上述提及的只是個人網站的其中一個優點,還有太多太多可以提,總之先開始構思吧,在過程中慢慢摸索,你會漸漸體會它無法被社群平台取代的魅力與優點的。


  1. 在同一個主機架三個靜態網站還跑得比一個 Wordpress 還快… ↩︎

透過郵件回覆
DrummerYoZ 鼓手柚子
作者
DrummerYoZ 鼓手柚子
韓國實用音樂系留學生/FOSS Nerd/ISTJ/襯衫、墨鏡愛好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