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轉到主要內容
  1. 全部文章/

FOMO 與 JOMO?為什麼理所當然的事不再理所當然了?

·1827 字·4 分鐘
目錄

前言
#

最近看了 Wiwi.Blog 的文章 「JOMO 」,讓我思考了一番決定寫下這篇文章。

在講到 JOMO 前,相信大家對 FOMO 不陌生吧,它是「Fear of missing out」的縮寫中文翻成「錯失恐懼症」。1
舉例來說有人沒了手機就會很焦慮,怕錯過任何事情一樣,但其實錯過了它們對生活一點影響都沒有。

JOMO 則相反,他是「Joy of missing out」的縮寫,也就是「錯過的樂趣」,最初由丹麥心理學教授 Svend Brinkmann 在其出版的《錯過的快樂》(The Joy of Missing Out)一書中提起。

我沒有閱讀過這本書,也沒打算看,因為我沒有這方面的煩惱,我在網路上的書評中看到作者認為拒絕的能力是現代人應該學習與培養的。 我不清楚作者在書中提出的其他觀點,文中並不會對本書作任何評價,單純是我嘗試推理這個詞背後的含義,以及說明我對 JOMO 這個詞本身的看法。

就結論來說我不是很喜歡 JOMO 這個詞。

理所當然不再理所當然
#

先說我並沒有要完全否定 JOMO 這個概念,在現今這個時代因為 FOMO 的出現,它有了存在的價值,也就是「現代的問題要用現代的方法解決」吧。

在現今科技影響下,人類的生活方式與步調改變,有太多在以往理所當然的事變得不再稀鬆平常,甚至需要「學習」,JOMO 就是其一。
我並不覺得錯過有樂趣,而是我一點都「不在意」錯過,我沒有想過原來我生活之所以有趣跟「錯過」有關。

人的一天只有 24 小時和精力也有限,且「地域」及「接收信息途徑」的限制,從古至今我們無時無刻都在錯過,但那又如何?
每天盡自己所能地學習新知,「拒絕」沒有營養的事物,將時間精力花費在有意義、有價值的事物上,那你的一天就完美了,錯過根本不是需要在意的點。

慢下來
#

我國高中的時候也曾經很 FOMO,但回頭看,根本不記得當初那些花時間關注的雞毛蒜皮小事。
哪個藝人跟誰交往、最近年輕人流行講什麼?重要在哪?反正過陣子不就沒人記得了,幹嘛浪費時間去看,真正有價值的東西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到時我再去了解嘗試即可。

我對於新事物有個原則,要是它能活三個月我再去了解一下,舉例來說前陣子很紅的…我想不起名字了,反正就是個可以捏人、加好友互動的社交 APP。
我就跟我朋友說如果它活超過三個月,我再考慮去辦,結果呢?根本想不起來它活了多久,總之沒多久就沒看到影子了。
Threads 也一樣,它推出八個月之後我才決定使用,但沒有一開始就使用我有錯過任何東西嗎?有,超級多的,這八個月內所有爆流量的串文我都錯過了,但是完全不重要啊!

還有一件事我很無法理解,談戀愛一定要每天或常常傳訊息、視訊,又或是說沒那麼嚴重,但是可能要多久回一次訊息不然好像不在乎對方一樣。
我們爸媽的那個年代、「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的那個年代,那時的人們透過書信、久久一次卻短暫的通話(因為很貴)交流彼此的生活是當時的常態。
我沒有實際經歷過以前的年代,所以沒辦法很確切地講述那個時代人與人交往的模式,這都是我透過閱讀、觀影等途徑所勾勒出的,但應該差不到哪去。

如果要現在人這樣子相處,我想很難吧。但我卻很嚮往呢!
人與人的交流都是面對面的,且因為偶爾才見面一次、時間有限,雙方能分享的事物都是經過時間考驗留下的、「有價值」的事物。
因此每次見面,彼此都是更成熟更智慧的人,這樣不是很美好嗎?

一切的重點
#

隨著時代改變,人類的生活步調也不斷在轉變,但我認為唯一不變的原則便是「對得起自己的每一天」。

就像我前面提到的,我國高中曾經也很 FOMO,但我擺脫它的契機在於,我找到了我熱愛的事物,它們太有趣了,有趣到我把所有精力投入進去,進而在不知道自己錯過的同時錯過了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也在不知不覺中擺脫 FOMO。

當你知道今天已經盡己所能地學習新知,明天還有很多要學習的事物等著你,你根本沒有經歷在意那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或是說你根本不知道你「錯過」了它,而你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

結論
#

我認為 JOMO 的核心就是找回自己的「選擇權」,並且選擇真正有意義的事物充實自己的生活。

  • 換個講法它就是「錯過的樂趣(JOMO)」
  • 更精確來說是錯過「沒價值、不重要」的事
  • 再更精確來說是「拒絕接受沒價值、不重要的事

但我更偏向用「主動選擇有價值訊息的樂趣」而不是「錯過的樂趣」去總結這個概念,因為打從一開始我根本就不在乎「錯過」這件事情,而「拒絕接受沒價值、不重要的事」則是我「主動選擇有價值訊息」產生的被動效果。

不過我認為「害怕錯過」的人嘗試先了解 JOMO 再徹底擺脫 FOMO 也是不錯的方法,畢竟現代的問題要用現代的方法解決。

總結來說,別糾結 FOMO 還是 JOMO 了,充實自己的每一天、對得起自己的每一天吧。

透過郵件回覆
DrummerYoZ 鼓手柚子
作者
DrummerYoZ 鼓手柚子
韓國實用音樂系留學生/FOSS Nerd/ISTJ/襯衫、墨鏡愛好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