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成功搶到金東律演唱會門票了!
若你問我 Oasis 演唱會怎麼樣,我會說因為是 Oasis 所以超屌!若你問我金東律演唱會怎麼樣,我會說這場演出是個耐人尋味、值得細細咀嚼反覆回味的五感體驗。
其實我從 2019 年之後就很少、或是說有點排斥去現場看演出了,很大原因是因為身旁的人舉著手機錄影會讓我莫名很惱火,我時常觀看 2000 年代演唱會的錄影片段,非常嚮往那時台下觀眾們只透過眼睛及耳朵沈浸在音樂的那種氣氛,而這次演唱會,金東律就在台上跟觀眾提醒了這點,讓我久違地體驗了一場沒有手機、只有所有觀眾透過五感全心投入於演出的體驗。
先不說完美滿足觀眾期待、幾乎包含了所有名曲的 set list,每首歌都經過重新編曲、以有別於原曲的方式呈現,當然這對於演唱會來說相當稀鬆平常,但這場演出的重新編曲可說是我看過野心最大、最華麗的一次,每首歌保留著最初感動我的那份核心價值,同時透過管弦樂團加上流行樂 full band 編制重新構築出另一種表現手法,我初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每個音符的跳動,好似我化身為其一在節奏、律動與旋律中流淌、翻滾、駐足。
讓我覺得最有趣的是,每個段落結束後,金東律除了閒聊一定會介紹剛才演唱的曲目,怎麼樣介紹呢?舉例來說這首歌的演出方式跟原曲差在哪?配器怎麼修改?段落怎麼修改?為什麼想要這樣改?以前在哪看過類似形式的演出因此自己也很想嘗試,像極了音樂系學生在課堂演出後的作品說明和課堂上教授對作品呈現手法的說明,這也難怪,因為金東律就是從柏克萊音樂學院 畢業,是個徹徹底底的音樂人啊,他還說道:「或許一般聽眾聽不出個所以然,但作曲家總會希望能傳達自己創作的心路歷程,因此就算聽不太懂,聽完講解心裡有個概念也好。」,同為音樂專業學生的我,心中對此產生非常強烈的共鳴,其實無論是否是音樂,很多時候絞盡腦汁、費盡心力地完成一件事,就會迫不及待地跟他人分享,往往自己講得津津有味,但內容過於艱深導致對方一頭霧水。
「原來歌曲從創作者的心中離開後,會揮動翅膀找到自己的出路啊!」
這是金東律演唱完其中一首歌時說的,這首歌發行後在市場的反應相當熱烈,但在創作時,他認為那首歌對自己來說相當陰鬱、黑暗,從沒想過會成為 hit song,便說出了這段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前陣子朋友得知我喜歡的很多歌手及歌曲都來自 90 年代時對我說:「我好像對你喜歡的音樂有些概念了,但又不知道怎麼具體的描述。」,我想了想回道:「應該是充滿類比聲響、音場豐富、演奏性強的音樂吧?」,這個說法今天得到驗證了,金東律說道:「在現今 K-POP 大量使用數位聲響並流行的時代,我想大家會不斷來參與我的演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我的演出往往用豐富的類比聲響呈現的關係吧?」,他很清楚自己作品的核心價值,我也很清楚怎樣的音樂吸引著我,因此即便身處不同年代,我們依舊能相遇。
「我其實不太喜歡觀眾一起合唱……」
這是我另一個印象深刻的瞬間,在演唱我最喜歡、同時也是讓我真正喜歡上金東律的歌曲「醉中真談(취중진담)」時,金東律說道:「常常看到國外樂團來韓巡迴時,台下觀眾齊聲合唱的片段讓這些樂團們相當感動,或許是因為跨越了國界與語言所以如此,但我其實不太喜歡。一方面是如果我是聽眾,花了錢來看演唱會,但旁邊聽眾的歌聲蓋過了演唱者,我心中可能會蠻不是滋味的,另一方面是,因為我的 MBTI 最後一個字母是 J,其實蠻不喜歡這種未經安排的「即興」行為。」,這段話對同為 MBTI 尾字母為 J 的我再認同不過,搖滾音樂祭等類型的演出除外,像這次這樣較抒情的流行音樂、且全座席的演出,我其實只想靜靜的觀賞,但他最後說道:
「但儘管如此,我想有些歌曲還是需要觀眾們的合唱才會完整,而那就是『醉中真談』。」
在演出的尾聲,我又再一次的被金東律的魅力所打動,整場演出觀賞下來,很明顯感受得出,金東律本身是位充滿想法、內涵與個性的藝術家,但他成功地在大眾流行音樂市場展露頭角,持續至今 30 多年,就像我先前提到的,他很清楚自己作品的核心價值,除了作品本身在創作時投入的所有理念,作品離開他手中進入到大眾視野後與聽眾交互作用下產生意料之外的火花,這所有過程成就了一個作品,在不失去本質的前提下接納它,我想這就是能在大眾市場佔有一席的藝術家的典範吧。
其實這場演出的每分每秒都驚豔著我,很想一一記錄下來,但又怕影響篇幅變成流水帳,剩下的我就記錄在自己的電腦中,這裡就跟各位分享幾個瞬間,為這場演唱會作結。